对周口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建议
□郝宝良
传染病防治和中医药事业是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工作。市里历年来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和中医药工作。
近年来,全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医药条例》,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通过健全体系、提升能力、完善机制、强化保障,目前已基本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相互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传染病防治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健康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
(一)全市传染病疫情现状
1、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加强疫情监测预警与研判,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市消灭了天花、丝虫病,白喉连续30年无疫情发生,连续13年维持了无脊灰状态,霍乱连续10年无疫情发生,麻疹、乙脑、流脑、狂犬病、百日咳等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2、重大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情况。艾滋病防治情况:截至2014年4月30日,全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8892人,累计死亡3126人,现存活感染者5766人,其中现症病人4995人。波及9个县(市、区)、199个乡(镇、场、办事处)。感染者多为1996年以前经血液传播,近年来新发感染者主要为性传播。全市艾滋病疫情趋于平稳,2013年全市艾滋病新发病例平均34例/月,较2004年236例/月明显下降。
结核病防治情况:《周口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全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3241例,完成规划指标30500例的76.2%,其中涂阳8883例,涂阳检出率38.2%,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94.9%。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全国、全省和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呈流行态势,流行强度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国家和省级疾控专家组研判,5月份和6月份仍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2014年很可能会出现大的暴发流行。我市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显示:截至5月25日,全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208例,重症61例。全市手足口病整体疫情表现为高度散发,无暴发疫情,处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
3、疫苗针对传染病情况。随着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开展,全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疫苗针对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截至2013年12月底,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由1978年12900/10万下降到280.6/10万,已连续30年无白喉疫情发生,连续23年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流脑发病率由1978年38.81/10万,到2013年已连续四年无病例报告;乙脑发病率由1978年4.89/10万下降至2013年0.06/10万;麻疹发病率由1978年57.89/10万下降至2013年0.68/10万;百日咳发病率由1978年290.93/10万下降至2013年的0.02/10万。实践证明,免疫规划工作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卫生领域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群众受益最大的卫生工作之一。
(二)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1、党委政府重视,全面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市里把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一项政治任务,成立了领导组织,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考核指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传染病防治工作,出台了规划,明确了各部门职责。针对今年手足口病疫情发展态势,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周政电[2014]69号),要求全市卫生系统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教育,严防疫情大规模爆发。
2、加强疫情管理,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全市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网络,各级医疗机构组建、规范了预防保健科或传染病疫情管理科,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市的市、县、乡三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系统,达到了国家对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平台到县,网络到乡,触角到村”,网络直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实现了传染病疫情个案信息的在线直报和实时监测。全市纳入网络直报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共252家,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连续八年居全省先进行列。通过规范管理,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明显缩短,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明显提升,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信息支撑。
3、坚持疫情公开,消除社会恐慌心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试行)》要求,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对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每天一审核,每周一小节,每月一分析。定期向市卫生局、市政府报送法定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周边地区疫情动态。根据传染病季节发病规律,通过针对性宣传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加了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消除了社会恐慌心理。
4、设立定点救治机构,依法强化患者管理。全市设立市级定点医疗救治机构3所、县级定点医疗救治机构9所、乡级定点医疗机构56所、村级定点医疗机构53所。按照上级要求,市卫生局定期组织专家组走访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掌握传染病救治机构工作进展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广泛听取医务人员意见,了解病人对救治工作的要求,摸清存在的问题,完善救治方案,保证了传染病救治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
5、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市卫生局定期组织疾控、监督、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导内容覆盖领导组织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完善、发热门诊的设置、日常资料管理以及防护用品配备和应急药品储备等内容。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6、加强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我市卫生单位以“三.二四”结核病宣传日、“四.二五”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四.二六”疟疾宣传日、“七.二八”乙肝宣传日和“一二.一”艾滋病宣传日为契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借助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刊登科普知识,接受记者专访;开展知识竞赛、新闻报道、发布通告、知识讲座等。全市疾控机构近年来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宣传活动,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群众的防病能力,为传染病防控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传染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党和政府应将传染病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组织领导、规划实施、督导督查等方面加强领导,目前市县政府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仅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缺乏全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对《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不到位,个别县乡政府未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重要工作范畴,部门协作机制流于形式,传染病预防控制、监测报告、健康教育、应急物资储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
建议:《传染病防治法》第五条第一款“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五十九条“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六十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第六十一条第二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经费”,明确了政府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疾病预防机构的公益属性,传染病防治工作从规划、投入到实施都是政府责任。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将传染病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保障措施,强化部门协作,确保传染病防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城区疾控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造成川汇区未设区级疾控中心,不能满足《传染病防治法》属地管理的要求;刚组建不久的东新区、经济开发区和港口物流园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疾控体系也亟待加强。
建议: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五条第二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要求,建议成立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中心,合理解决编制、人员、办公场所,专门负责城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传染病防治专业人才匮乏。调查显示,全市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市级、8个县级),近10年未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出现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现象。主要原因是传染病防治机构,特别是疾病控制机构编制短缺,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同时,部分疾病控制机构人员臃肿,退出机制缺失,编制空不出来,无法引进人才,非专业人员与专业人员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专业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
建议: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承担的职责,按照《中央编委、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2号)要求,科学的配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原则上为1.75人/万人口,所需人员应从应届毕业本科生以上学历中招聘,同时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为高层次疾控专业人才开辟“绿色通道”。
4、传染病防治经费严重不足。一是财政投入不足。我市大部分县级财政投入不能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以致日常工作运转经费、专项调查经费等得不到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了“生存”而忙于“创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查设备急需更新。由于经费缺乏,基层仪器设备陈旧老化,实验室不具备快速病原体监测能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脱节,检验范围比较局限,达不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
建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经费”,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经费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市、县政府:一是加大财政预算资金对传染病防治支持力度,把“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纳入市县财政年度预算,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二是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现场应急处置设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进行更新配置。
二、中医药工作情况
(一)全市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臻健全,形成了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拓展,社区、乡村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共有23所中医医院,其中三级中医医院1所,二级中医医院10所,一级中医医院12所。共有中医病床3975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2678人。全市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52%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创建全国重点中医药专科2个,省、市级重点中医药专科17个,陆续建设了一批县级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中医医院承担着全市22.6%的门诊服务量和16.8%的住院服务量。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1、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近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医药条例》,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不断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2013年4月,市卫生局、市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周口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周卫发[2013]23号),2013年6月,市政府出台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周政[2013]32号),在政策、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市政府成立了全市中医工作局际协调小组,从组织领导上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保障。市政府《周口市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改革“312”行动计划》(周政办[2013]7号)文件的实施,促进了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在扶沟县投资3.3亿元的豫东骨伤科医院获省中医管理局批准。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项城市中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后,迈入发展快车道,连续三年在全省质量考核中名列前茅,成为全省最大最强县级中医医院;西华县中医院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在搬迁准备启用,县政府对新址建设资金、人员招录等给予了有力支持;郸城县中医院被列入中央投资项目,将于8月份开工建设;扶沟、淮阳两县中医院在迁建项目的争取上,当地政府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
2、财政投入逐步增加。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逐步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2008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28亿元用于中医药项目建设,有5家市、县中医医院列入中央投资项目,实现投资1.15亿元,争取到中医医院能力建设项目31个,投入资金1248万元。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增加资金人均5元用于中医药治未病。各县市区逐渐增加了对中医药事业投入:项城市、郸城县出台政策引导乡镇卫生院加大对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建设投入;西华县发挥政府财政主导作用,对县中医院编制人员工资、医院建设项目资金、大型设备购置给予大力支持。
3、中医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近年来,全市有22位同志被授予周口市名中医、32位同志被授予周口市基层优秀中医荣誉称号;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乡村专业人员的中医药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加强学术交流,开展了针灸推拿、皮肤病、医院绩效管理等多次学术活动。同时,深入开展了“读经典、背方剂”和“学法规、尚医德”活动,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目前全市中医医疗机构共有硕士生62人,本科生71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11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7.2%,中级以上职称802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27.5%。全市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4、基层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提高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统一”的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建设。市政府在2014年初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的卫生工作责任书中明确提出“各县市区中医药服务站建设完成率要达到70%以上,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员达到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15%以上”的目标。市卫生局把中医药事业发展列为重中之重,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建设列为全市卫生系统服务民生十大工程之一。目前,项城市、郸城县已率先在10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其他县市的综合服务站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务院医改办、省卫生厅领导到我市调研时对我们的基层中医药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5、中医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了中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制订了《周口市中医医院管理评价重点指标》,加强县级中医医院精细化管理和中医特色建设。科学引导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市中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9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全部通过全省二级中医医院验收。在全市持续开展了“医院管理提升年”活动,在中医医院积极推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医院诊疗环境逐步改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核心制度落实到位,依法执业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
6、加大宣传,提高中医药社会影响。全市中医系统利用传统医药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心脏病日、各种节假日等时机,通过义诊、电视讲座、定期开展中医药疗法体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活动等形式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2012年10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传承国粹 爱我中医”传统医药日宣传月活动,在《周口日报》开辟了“周口中医”专栏,宣传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防病治病常识、特色中医专科、周口市名中医等。10月22日当天,举办了全市中医药成果展暨中医药义诊活动。当天,全市共发放资料9万余份,参与医护人员500余人次,受惠群众6万余人,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提升了我市中医药行业社会形象。
(三)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1、对中医药事业重视不够,“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落实不到位。部分县级政府、卫生部门没有充分落实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在经费保障、医疗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中央投资医院建设项目等方面对国家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政策制定不到位。目前少数县没有出台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部分县市出台中医药扶持政策空洞虚泛,缺乏硬性规定,导致政策难以落实;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省里制定的扶持中医药的医保政策、药品管理政策、新农合政策在有些县存在棚架现象,导致中医药发展的扶持政策无法发挥应有效果。新农合对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倾斜政策完全落实的只有2家,医保对中医药扶持政策几乎没有体现,对中医药使用仍存在人为限制;三是存在体制性限制因素。多数县级中医院编制标准仍停留在90年代初期,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中医医院发展缓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强,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建议:《中医药条例》第三条“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医药条例》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等条款,明确了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职责。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领导,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对中医医院发展的规划:在制定卫生资源的配备标准、组织编制卫生区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方面,统筹考虑中医医院需求,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加强对医保政策研究,争取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在新农合、医保政策上,充分考虑中医药诊疗服务的特点,将中医药门诊服务尽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医疗成本。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上:争取总额预付额度符合中医医院发展实际,全面落实扶持政策。
2、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部分县级中医医院达不到国家建设标准要求,全市仍有5家县级中医医院未列入中央投资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县级中医医院与当地综合医院在医疗资源配置、业务发展和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部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基础设施薄弱,诊疗环境较差,设备陈旧,不能满足群众越来越高的中医药服务需要。
建议:按照《中医药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医疗需求,统筹安排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完善城乡中医服务网络”、第十条“依法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当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第十二条“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应当具备中医药基本知识以及运用中医诊疗知识、技术,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要求,建议:一是加大县级中医医院项目建设力度,各县市区政府在确定中央投资县级医院建设项目时优先考虑县级中医医院;二是加大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建设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状况,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3、卫生技术人员匮乏,中医特色发挥受到制约。一是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全市10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共有在职职工2669人,床均0.96人,远低于我省县级中医医院1.5人/床最低标准;市县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917人,院均卫技人员265人,10所县级中医医院中7所低于国家1.0卫技人员/床最低配备标准。二是高级人才缺乏,流失严重:全市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具备高级职称人员211人,远低于同级西医医院1847人的数量,上述医院五年共流失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7人,占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的8%。三是学历结构层次偏低:共有本科以上学历777人,大专以上学历1062人,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64%,远低于同级西医医院76%的比例。四是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个别县乡村医疗机构基本没有中医药人员,有的县现有中医药人员年龄偏大,不能形成合理人才梯队,面临人才断层。
建议: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设置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用于激励市县卫生部门培养、引进中高级人才。赋予市、县卫生部门中医药人才使用自主权,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编制、财政、组织部门等多部门配合,在编制、职称、工资待遇、组织保障上改善现有引人、留人、育人机制,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为中医药专业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完善中医医院机构编制管理,尽快修订公立医院编制标准,体现中医药特点,科学合理核定公立中医医院机构和人员编制,解除对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卫生技术人员的限制,实施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4、财政对中医药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各级财政投入市县中医医院的经常性财政经费严重不足。据统计,2013年市县财政共投入11所公立中医医院共有2182万元,占其总支出的5.12%。县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保障和部分医疗费用补贴,除国家和省里于2012年投入中医院设备更新外,市、县财政没有列支中医药基本设施建设和诊疗设备购置支出。二是专项支出严重缺失。2011-2013年,11所公立县级中医医院财政支出中,市、县级财政没有对县中医院政策性亏损进行补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中医医院的事业经费不能满足人员工资发放,中医医疗机构基础建设、诊疗设备添置、中医特色建设、人才培养等都需要靠创收来筹集资金,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医药事业发展。
建议:《中医药条例》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等条款,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按照国家、省、市政府促进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见要求,落实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中医药专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投入政策,并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大财政预算资金对中医药事业的倾斜支持,比照省里和兄弟地市做法,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市县财政年度预算,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二是落实国家中医政策,对中医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在征地、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配套、人防、墙改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或减免。进一步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基础建设,提升县级中医药服务能力。
(作者系周口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2014年5月29日)